同学妈妈得重病 低保户出身的她捐出一学期零用钱
一张褶皱的50元
3月3日上午,该校全体师生集体进行捐款。
课堂上,学生们你一百我五十地捐款时,班主任林剑影老师意外发现董联洲捐出一张褶皱的50元。林剑影去董联洲家里家访过,了解她的家庭,明白这钱对她家意味着什么。
“她和父母住在一个9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这个房子既当卧室,又当小杂货店。”林老师拿出董联洲的一篇作文给记者看。“看完你就知道她家有多困难了。”
“你可能不知道,我家的厨房与‘浴室’在同一个地方(其实我也不好意思说)。它们位于小房间隔壁的一个小角落。晚上,就在那拦块布后,一个简适的‘浴室’就做成了。偶尔有邻居上楼,我就迅速停止洗澡,不让他们发现这块布后面的秘密……”这是去年9月18日,董联洲以“蜗居”为题写的文章。
那天,捐款结束后,林剑影找董联洲谈话:“你是不是捐太多了?可以捐少点的。”没想到董联洲坚定地说:“老师,这点钱不多的呐。”
这话,让林剑影感动了许久。“据我所知,她父母开小店一个月的收入也只有三四百元。而这50元,可能是这孩子一个学期的零用钱。”
一件简单的“好事”
3月15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董联洲。她扎着一条马尾辫,脸白白净净,说话不快也不慢。可能是初次接受采访,她显得有些紧张,时不时搓手。
问她当时为何要捐50元时,她有些害羞地说:“将心比心吧!以前常有热心人帮助我,现在别人有困难,我捐钱是应该的。”
让董联洲阐释眼中的雷锋精神,她说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别人。“我们学校全体师生都捐款了,我们都是雷锋的缩影,我做的只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温九中全体师生共为那位困难同学捐助了5.2万元。几天后,该校一位老师又额外再送去了1万元。
记者感言
健康、独立、上进,是林剑影老师对董联洲的评价。
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没有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显得自卑。正如她在作文中所说,她并不羞愧于自己生长在一间小房子里。
相反,善良的女孩,用爱的力量,延续、诠释着雷锋精神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