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网友歌帆和他的“文具盒爱心活动”团队
孩子笑得比景色美
3年多时间里,小小的文具盒在祖国的中西部翻山越岭。一路上,山高海阔,风景如画,而在歌帆和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眼里,孩子们收到文具盒时的笑容比景色更美。
“一辆车,两个人,带着文具盒,我们行驶在辽阔的天边。”3年多来,歌帆的微博记录了他旅行和爱心的足迹。每年一次的藏区行,2010年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云南边境行,2011年的黔东南、黔南及九寨沟方舟孤儿院、川西藏区及北疆偏远农村行,2012年的藏区深度行动等等,歌帆等一批爱心人士将文具盒带给了上下学途中的孩子、沿途学校和贫穷农户家的孩子,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今年7月,歌帆和朋友来到川西藏区新龙县的云丹炯空寺,为参加法会的50余名孩子发放文具盒。孩子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个个翘首企盼,显得好奇、羞涩又有点紧张,但每个孩子的眼神里都含着希望。
从孩子们的笑脸和周围藏民竖起的大拇指里,歌帆更加坚定了他的“文具盒爱心活动”计划,他说:“在物质缺乏的地方,送给孩子一份文具,其价值远超购买文具的金钱。”
除自己开展活动外,“文具盒爱心活动”也与其他慈善组织进行交流。由歌帆的十几个朋友组建的“亲朋好友慈善会”(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qphycs),经常集体结对资助各地的贫困生。歌帆也加入了这支爱心队伍,扩大了“文具盒爱心活动”的范围,他们常到温州市区、泰顺等地开展助学活动。
儿子加入爱心活动
每一次爱心活动都令歌帆记忆犹新。最难忘的是2011年5月,汶川地震3周年的日子,歌帆带上9岁的儿子石头一起走进四川九寨沟方舟残疾孤儿院。该孤儿院是我国西部藏区第一个孤儿院,收留了来自川西高原的藏、汉、羌、回等民族的30多名孤儿,年龄从5岁至12岁不等。
没过多久,石头便融入这些孩子中,把文具盒一一送到他们手中,还主动提出:“爸爸,我们能不能送些吃的给他们啊?就用我的压岁钱去买。”
于是,歌帆带着儿子在当地热心人士的陪同下买了50多份食品和日用品,送到孤儿院。回到乐清后,他又寄了一批文具盒到孤儿院。
“我不知道我的儿子看到身体有些残缺的孩子们会有何感想,但当年仅9岁的他拿出压岁钱为每一个与他年纪相仿却遭遇不幸的孩子购买日用品时,我内心被深深触动。我知道,我的儿子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努力传递每一份爱。”歌帆说,那次经历,让儿子有了可喜的变化,变得更加大方更加乐于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