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广昌县:白莲之乡 物流第一县

  广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武夷山西麓,建县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因“道通闽广,郡属建昌”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5镇6乡1场129个行政村和1个省级工业园,总人口24万。

  广昌是中国白莲之乡。广昌白莲最早始种于唐朝仪凤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贡品”,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年种植面积9万亩,年产量达900万公斤,年产值超过5.4亿元。因搭载航天卫星太空育种,培育的“太空莲”品质独一无二,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榜首,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莲科研生产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特别是盛夏时节,广昌成为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呈现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景象。因此,广昌也有“中国最美的田园风光”之称,也是中国民协命名的“中国莲文化之乡”。

  广昌是中国物流第一县。全县有5万多人从事物流业,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开办5000多家物流企业,年营业额达300多亿元,创造了“广昌物流通天下”的奇迹。2006年,广昌被中国物流行业协会和中国物流诚信联盟授予“中国物流第一县”荣誉称号。

  广昌是抚河的发源地。广昌作为江西第二大河抚河的源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生态优美,全县林地面积有1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植物品种繁多,其中名贵珍稀树种就达185种。走进广昌,犹如进入天然氧吧、生态公园,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广昌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苏区时期,广昌是全红县,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也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著名的高虎脑战役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广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的战斗足迹。毛主席曾五次转战广昌,在广昌行军的马背上吟成了饱醮激情、气壮山河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这一光辉词章。

  广昌是中华恐龙的南方故乡。先后两次出土了鸟臀类恐龙化石,填补了我国白垩纪晚期古生物发展史的空白,被称为“中华之最”。此外,广昌有“异人异书”之美誉的明末清初天文、数学、兵学大家揭暄,其所著的《揭子兵法》博大精深,是在继承《孙子兵法》等军事思想上的创新和发展,被誉为兵学瑰宝。广昌历史古迹繁多,保存完好,有古朴典雅、巧夺天工的明清古建筑群;有流传了600多年,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戏曲声腔“活化石”的“广昌孟戏”。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和市委、市政府打好“三大战役”、建设幸福抚州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工作举措,逐步走出了一条更符合广昌实际的发展新路子。在发展主题上,提出了建设“美丽莲乡、幸福广昌”的目标;在发展战略上,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兴县、项目立县、民生安县、生态靓县”发展战略;在发展重点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和推进苏区振兴与扶贫攻坚工作;在发展路径上,确立了工业以食品、汽配制造、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为主导,农业以白莲、油茶和茶薪菇为主导,三产业以物流和旅游为主导,城市建设以“一河两岸”展开布局和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共筑美丽幸福“广昌梦”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7.02亿元,增长9.8%;财政收入达8.13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5.56亿元,增长12%;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76.57亿元,增长26.6%;工业税金达2.3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2.45亿元,增长20.4%。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人居纯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达6.54亿元,同比增长10.4%;财政收入达2.46亿元,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62亿元,同比增长7.2%;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8.64亿元,同比增长2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2亿元,同比增长12.9%。(来源:中国江西网)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