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之江好人 正文

大学生用相机为村民拍下4000多张照片

2015年03月12日 09:51:3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邵巧宏  编辑: 陈晨
 
 

  浙江在线03月12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邵巧宏)讲述人:詹菲菲,21岁,宁波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大三学生

  先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角——我的单反相机。

  两年前我上大一,迷上了摄影。自己没钱,跟爸爸申请了一笔资金,5000块,买了台佳能650D单反相机。

  哇,那个暑假,我简直被这台相机迷住了。不管天多热,太阳多大,只要有空我就端着相机,在村子里来回穿梭。

  这里要介绍一下我的老家:衢州开化长虹乡星河村。这是个大山脚下的小村庄,从村这头走到村那头只要一里路;五六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认识,采茶是村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跟大多数村庄一样,年轻人基本都出外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这些老人一辈子的生活轨迹就是这方圆几里地;有些老人一生都没真正拍过一张生活照。

  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拍照的经验,他们对我拿着的相机完全不敏感,所以我可以肆无忌惮地抓拍。

  我拍田间忙于农作的伯伯,拍河边捡青蛳的叔叔,拍逗孙子的奶奶,拍挑水回家的阿婆。咔嚓一声,他们的身影就被我记录下来。

  觉得不错的照片,我不会删,留在相机存储卡里。那个暑假结束,我一看存储卡,存了4000多张照片!

  回到学校,事情又多又忙,我没再顾得上这些照片了。一直到今年过年前,我又想起了这件事,觉得可以把照片洗出来带回老家,算是一份新年礼物。

  我挑了290张照片,网上找了家店冲洗出来,花了不到300元钱。

  然后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我带上相机,跟姐姐一起开始挨家挨户送照片。

  两年时间让我拍过的他们都变了:小朋友长大了,新婚夫妇有了小宝宝,有些老人已经离世了······然而看着照片中的自己或者亲人,他们的目光无一例外地写完了专注和温暖。

  记得最清楚的是当我把照片递给一位天生聋哑、无妻无儿的爷爷时,他满脸地皱纹都笑开了,拿着照片边看边向我比划,眼眶都红了。

  每送一张照片,我就让主角拿着照片再拍一张作为纪念。我没有想到,送出的不过是一张照片,收获的却是这么多的喜悦和感动。

  我更加没有想到,几张照片,寒冷的年三十晚上温暖了整个村子。 (照片由詹菲菲本人提供)

分享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