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新青年 正文

开农家乐的他成了野狐山的护鸟人

2015年06月05日 08:54:42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钱江晚报记者 朱浙萍/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编辑: 陈晨

  浙江在线06月05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朱浙萍/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站在山顶观鸟台,枝头上栖息的白鹭,就像一朵朵洁白的玉兰,还有许多则在空中自由飞翔,嬉戏欢闹。

  这里是兰溪市游埠镇刁家村的野狐山。

  每年的3~7月,白鹭繁殖的季节,这里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就会聚集起上万只白鹭,吸引许多游人和摄影爱好者,观鸟、拍摄。每年这个时候,也是45岁的邵伟荣最忙碌的时候。

  自从10年前他在山脚下开了农家乐,便成为一个义务护鸟人,不仅千方百计劝阻村民捕鸟,还在山林里修起游步道、观鸟台。

  一开始他只想借此吸引更多游客,没想到10年下来,野狐山的白鹭从几百只发展到上万只,生意红火了不说,护鸟也变得越来越有成就感,邵伟荣反过来把经营农家乐的利润也投进去,一发不可收拾。

  能留住这些白鹭

  自己生意也会好起来

  邵伟荣第一看到这些白鹭的照片,非常震撼,“哇,咱这里白鹭这么美。”

  野狐山占地130多亩,山上以樟树和杉树为多。一进入林区,一阵阵欢快的鸟叫声不绝于耳,这里有上万只白鹭飞翔、栖息。

  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无名小山坡,每年只有几百只白鹭来栖息。

  2006年左右,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作为村主任的邵伟荣在野狐山脚下开了村里第一个农家乐,他觉得这里的环境蛮好,想着以后兴许能吸引更多游客来。

  不过,那个时候,附近的村民也没什么保护意识,经常会有人上山掏鸟蛋、捉白鹭,还有人拉起捕鸟网。

  邵伟荣也不觉得有什么。

  直到有一次,金华一位摄影师到野狐山采风,拍了很多白鹭的照片。

  看到这些照片,他觉得惊艳。

  在此之前,邵伟荣从来没有仔细欣赏过这些经常在树林间一飞而过的鹭鸟。

  这位摄影师和邵伟荣闲聊了许多,野狐山一带水域多,环境不错,很适合白鹭生活,就是人为破坏有点重,如果能保护一下会更好。

  邵伟荣心里一动。

  他寻思,如果真把白鹭保护好,或许可以吸引更多这样的城里人来拍照,自己饭店生意也能更好。

  从那开始,邵伟荣有意识地当起了护鸟人。

  劝阻别人捕鸟

  他没少遭白眼

  “哎哟,糟了不少白眼啊。村里人见我都怕了。”说起这几年的护鸟经,邵伟荣哈哈笑起来。

  邵伟荣开始一天几次巡山,发现被风雨刮落在地的小鸟就捡回来喂养,还对捕鸟行为进行劝阻。

  有一次,一个村民捉了100多只白鹭拿到镇上卖。邵伟荣发现了就一路跟到镇上,一直跟捕鸟人磨缠,一边告诉他白鹭对生态有好处,有些品种还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买卖;一边还劝阻前来购买的人,白鹭味道不好,腥味重,根本不好吃。

  不厌其烦磨了一上午,最后弄得捕鸟人实在受不了,心一横,把全部白鹭都放回了山林。

  如今说起这事,邵伟荣的神情像一个打了胜战的将军。

  2008年,为了给白鹭创造更好的环境,他干脆租下整片山林,补种了树种。每年清明节上坟时,还挨家挨户劝阻村民不要燃放鞭炮,怕把白鹭吓跑了。

  渐渐地,每年来安家落户的白鹭越来越多,2010年左右,约有上万只,不少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观赏、拍摄。

  邵伟荣又琢磨着掏腰包在山顶建起一个观鸟台,修起了百米长的游步道。

  为了不惊扰白鹭,对进山的游客制定了不少规则。比如不能采取丢石头、吹口哨、拍掌等方法引诱、刺激白鹭现身,以免鸟群受到惊吓。

  林子里还到处挂着他制作的牌子:“进入林区,不要大声喧哗”、“爱护鸟儿吧,不要让树木感到孤独”。

  邵伟荣这么“多管闲事”,自然被人嫌弃,说什么的人都有。

  村里人都说,每天那么多客人,钱肯定拿了不少吧。对此,他也不解释。事实上,为了护鸟,前后花去20多万,把几年来饭店利润都投入了进去。

  赏鸟的人越来越多

  他的农家乐果然红火了

  白鹭聚集,邵伟荣的生意也好起来,“以前老婆说我尽搞些没用的。现在看到这么多人来,饭店生意也这么好,高兴得不得了。”

  邵伟荣下了这么多工夫,还是有成效的。

  2010年以后,这里的白鹭就达到上万只,有小白鹭、中白鹭、牛背鹭、灰鹭、苍鹭等多个品种。

  邵伟荣是有眼光的,正如他一开始所想,白鹭多了,野狐山的游人也开始赶趟了。

  先是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都来拍照了。

  今年开始,半年时间不到,毛估估就来了6000多人。

  很多还都是组团来的。最多一天来了220人,江苏的、安徽的、江西的,山脚下的车子排起了长队。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还有不少民间的摄影师协会都把这里当做白鹭摄影基地,这里成为省内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白鹭摄影基地。

  来观鸟的人多了,邵伟荣的农家乐自然也不愁客源,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家人都赶来帮忙。

  对他来说,护鸟成了件双赢的事儿。

  现在,邵伟荣已经养成习惯。每天到山里转一转,看到受伤的鸟儿就带回去救助,傍晚,还要把游步道打扫一遍。

  细心的他每年都要记录白鹭最早来到和最后离开的时间和数量。

  因为去年村里环境整治,把周边不少养猪场都拆掉了。今年来的白鹭比前几年都要多,这让他很兴奋。

  “他现在看起来不像个老板,倒像个义务的向导。”兰溪游埠镇干部叶庆林说,经常看到邵伟荣带着外地客人到游埠镇上来玩,还组织村里表演舞龙舞狮、采茶、犁田,让他们拍照,“因为白鹭山,游埠镇上的旅游都给带起来了。”

  这也是邵伟荣最得意的地方。

分享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