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产业学院协同运行 机制创新与实践

2023-03-27 16:00:45

  一、背景情况

  (一)智能家居产业急需全产业链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达6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随着智能家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智能家居人才稀缺涉及整个产业链,从生产销售到技术研发,尤其缺乏精通“售前设计、售中开发、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全产业链的高素质人才。调查发现,多数中、高职院校设置物联网专业较少涉及智能家居应用,且重视学生安装与调试技能培养为主,无法满足行业对全产业链人才的需求。

  (二)实施单位率先建设服务台温区域的智能家居产业学院

  台州市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率先引入海尔集团,共建智能家居产业学院,专业精准对接物联网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台温及周边地区智能家居与智能楼宇的产业需求,重点培养智能家居、智能楼宇行业的工匠型专业人才,对焦智慧家居浙江先进产业集群以及数字经济产业领域,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三)产业学院成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

  学校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以期解决智能家居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提高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学院积极性和责任心,搭建一个提供学生从设计到售后、提供教师教学和服务的高端一流的智能化平台,构建了创新团队、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

  二、主要做法

  (一)主要措施与工作过程

  1.混合所有:职业院校与海尔集团共建智能家居产业学院

  学校与海尔集团合作,按1:1共投资320万共建智能家居产业学院。这种投入机制改变了“以校为主”的校企合作常规模式,实现校企产权共同所有,提升企业合作意愿和合作积极性。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智能家居产业学院董事会章程》、《智能家居董事会工作制度》、《“引校入企”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协议》等章程与制度,规范校企双方在联合办学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

  2.全产业链:“体验→设计→安装→模拟→顶岗”场景空间

  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校企共建“体验-设计-安装-模拟-顶岗”全产业链智能家居空间。第一,学校建设了智能家居虚拟仿真设计实训环境,在海尔3D建模平台上进行智能家居方案设计,进行虚拟仿真设计。第二,在技能实训区,学生直接使用企业市场销售的真实设备,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选型、安装与调试,模拟企业真实岗位。第三,建设“企业实习+旗舰店体验”为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与海尔杭州和宁波分公司、海尔三翼鸟旗舰店合作,提供智能家居安装、智能家居调试、智能家居服务等实习顶岗。

  3.四位一体:建设“设计、教学、研发和服务”创新团队

  产业学院组建一支“懂设计,善教学,勤研发,优服务”的教师队伍。第一,学校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融入企业学习智能家居行业设计、开发、安装和调试,教师掌握行业新技术,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案例。第二,企业工程师常驻学校产业学院实训基地,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展“一课双师”的课堂教学,企业导师作技术保障和辅助教学,与学校教师相辅相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第三,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引导参与项目实施及服务交付,提升教师共同参与企业的研发能力。第四,将区域设计师、工程师及各渠道服务商等纳入本校社会培训体系内,提升多层次广辐射的社会培训,优化教师的服务能力。

  4.双元协同:创新基于产业学院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海尔企业“人单合一”的发展理念与学校“产教融合”教学理念相结合,以“人(学生)在为单(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为双元育人目标,以海尔企业岗位需求开发融合教材,以企业施工标准实施教学过程,以企业文化建设更新育人目标,培育合格职业人、技术创新人和社会服务人,校企协同探索独具特色的以智能家居产业学院为平台的“双元协同育人”模式。

  5.三技并举:开展实训装备、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的技术服务

  第一,与海尔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发既满足行业需求又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实训装备。产业学院的教师定制引进十个教学机柜,每个机柜代表海尔智能家居的一个学习模块。第二,产业学院组建由骨干教师、企业工程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基于企业真实项目,共同开发《智能家居安装与调试》精品课程。第三,结合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开发“双元”活页式云教材,生成集丰富、可扩展、可互动、可跟踪的数字化创新式课程。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1.核心问题:产权不明、职责不分,协同主体责任心不高

  调查发现,学校在“引企入校”过程中只强调企业投入,并没有分配给企业产权或者是校企产权不清,这就导致企业合作的意愿、积极性不高。不清晰的产权问题导致校企利益不同,很难通过“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制度制定”等明细双方职责,调动各主体的参与性和责任心,校企合作无法深入开展。

  2.机制问题:创新团队、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的协同机制缺失

  多数产业学院是由高校或者本科院校开展,中职牵头的产业学院实践极少。与产业学院相对应的创新团队、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的协同机制在中职几乎没有相关的实践,也没有相关的协同机制作为参考。

  3.保障问题:职业院校智能家居实训硬件偏旧、技术落后

  “旧、缺、偏”是学校实训平台存在的问题。一是“旧”,教学装备陈旧、教学设施落后、缺乏真实场景的教学环境;二是“缺”,教学资源陈旧缺乏最新行业数据、教学过程缺乏信息化评价手段;三是“偏”,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实际行业需求不一致,掌握的技能与最新产业技术不匹配。以上三个实训硬件平台的问题,限制了学校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质量。

  (三)创新点

  1.机制创新:提出产业学院多方利益共同体的混合所有制制度

  学校与企业按照1:1出资共建产业学院,企业与学校共同拥有产业学院的产权,实现校企利益捆绑,提高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强化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2.路径创新:构建“体验-设计-安装-模拟-顶岗”全产业链流程

  按照“体验-设计-安装-模拟-顶岗”全产业链流程建设实训基地平台,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到企业的生产过程,提高学校人才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3.模式创新:探索“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校企双方全程参与,紧密协同,共建“懂设计,善教学,勤研发,优服务”的四位一体教师队伍,共创“人单合一,产教相融”的双元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共同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服务于产业项目。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显著提升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企业人才满意度调研显示,新员工岗位适应时间由平均三个月缩短一个月,且新员工对企业归属感提升。其次,产业学院开展员工培训年均300人次,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基于以上成效,合作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二)率先建成了省内一流的智能家居产教融合平台

  建成集“产、教、学、测、研、创”于一体的省内一流的智能家居的实训教学平台。专业学生基于该平台,验证自己的创新想法,创造满足市场需求的全新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

  (三)明显提高了学生对智能家居产业的适应匹配度

  产业岗位适应匹配度体现两个方面:第一,课堂内容更加贴合企业实际,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教学方法更加新型多元;第二,在校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加浓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四)有力推动了创新团队的教学与技术能力迭进发展

  近两年,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人数提升300%,教师获得多项省级奖励:浙江省信息化说课比赛获一等奖和省中职学校多彩课堂比赛一等奖。第二,企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智能楼宇能源管理系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产业项目设计,已完成项目有:智能停车系统设计、集团大楼智能化设计等。

  产业学院自建成以来,接待省市内外高职、中职兄弟院校同仁交流200余人次。

  产业学院自建成以来,浙江省教育厅、甘肃省教育厅、浙江省人劳厅等多位领导来校视察指导,肯定了产业学院的建设与运行。

  与行业标杆企业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智能家居产业学院,使学校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专业建设适应智能家居产业发展需求,充分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趋势,掌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技术技能的新需求。专业的发展动力源于产业“活水”,不断根据智能家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与产业的耦合度,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

  产业学院建设全产业链式场景空间,涵盖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遮阳、智能硬件等子系统,未来的智能家居设备场景将不局限于单个场景的单独联动,围绕多场景自主打造将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产业学院在行业前沿,高质量培养具有自主技术与设计能力的智能场景设计师等行业急需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学院深度学习海尔企业文化,将企业“人单合一”的发展理念与学校“产教融合”教学理念相结合,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协同育人途径。以产业学院为技术服务平台,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校企共同打造产业学院高水平专兼职师资团队,围绕智能家居和智能楼宇等关键技术和关键岗位提供技术咨询、员工培训和成果转化等服务。

  (四)整合区域高职学院,探索中高职一体产业学院协同机制

  目前,职业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主要由高职院校主导,缺少中职学校作为关键主体的理论与实践。学校已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智能家居人才的中高职一体贯通培养尝试,目前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中高职贯通培养背景下产业学院的内涵发展方式以及发展路径探讨方面尚有待深化探索。在中高职一体化成为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推进工程的前提下,如何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创新中职、高职、行业、企业四方协同育人机制,提出并实践四方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提升智能家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智能家居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关新闻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