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之江好人 正文

金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李海燕:为生命搭桥

2013年04月01日 18:29:4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日前,台州骨伤医院护士唐海萍成为我省第12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周学军摄

  一头短发,戴一副眼镜,说话总是乐呵呵的……李海燕说自己的经历就跟外貌一样普通,浙江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11年,全省4万余份资料加入中华骨髓库的背后,有无数像她这样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者在默默付出,她说她的经历实在微不足道。

  不过,在其他人眼中,这个36岁女人所做的事情和努力实在不平常。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在我省艰难起步时,她便率先在东阳组建金华市首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并努力坚持6年多,甚至在自己罹患白血病后,依然坚守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最近,她被评为浙江省五星志愿者。

  李海燕的故事,是全省上千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者无私奉献的一个缩影。

  偶然之中的必然

  走上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这条道路,对李海燕来说有点偶然。

  当时,她是东阳爱心联盟的一位志愿者,平时经常参加一些敬老、环保、助学等常规志愿活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爱心联盟的网站上接触到了一位来自江西九江的爱心人士,第一次详细地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工作。

  “这是救命的事情啊!”李海燕一直记得自己听说这项工作后的第一感受。在横店集团医院工作的李海燕,平时工作中见过不少白血病患者,那种等待死亡的无奈让她十分难受,而且自己的一位朋友也曾不幸患上白血病,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而早早离开人世,这更让她懂得造血干细胞对病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过,真要开展这项工作,却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那时爱心联盟的不少管理人员都反对我做这项工作,觉得什么基础都没有,太难了。”但是李海燕却很坚持,带头报名,在平时的志愿工作中慢慢搜集起一部分愿意入库的人员名单,并主动联系金华当地和省里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多方奔走之下,一场现场招募活动终于举办,这也是金华市范围内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

  给绝望者以希望

  48人入库!首战告捷让李海燕欢欣鼓舞,然而工作的难度远不止于此。

  “一方面我们宣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招募更多人入库,另一方面,我们在患者和志愿捐献者配型成功后,也会做一些辅助工作。”李海燕说,这些辅助工作,常常让人耗费巨大心力。

  比如找人。因为初配成功与登记入库时间相隔已久,不少志愿捐献者的联系方式已经有所变动,而等待捐赠的白血病患者又往往心急如焚,这使得寻人过程变得异常紧迫。一次,金华市红十字会通知李海燕,东阳有一位志愿者的血样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想知道他是否愿意进行高配。

  因为登记表上的手机号码已经更换,李海燕索性驱车赶往志愿者在农村的老家,从他母亲处获悉他的新住址和联系方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市区。没想到对方却面露难色,有些犹豫。李海燕看到对方是一个20多岁的健壮年轻人,如果放弃实在可惜,便反复劝说,并辗转打听到他一位亲戚的联系方式,再让这位亲戚上门做工作,这位志愿者终于答应。然而第二天,他又打来电话,明确表示要放弃。

  如此折腾,让李海燕深感痛苦。“这份心情,不是局外人能体会的。”李海燕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一开始她对这样的“悔捐”总是气愤异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有所理解:“自己或者家属在心理上有所顾虑很正常,你无法苛求一个陌生人。”但是,那份努力延续生命的诚挚愿望,让她从来没有停下奔波的脚步。

 [1] [2] 下一页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吕玥 通讯员 李伊平 周赟 编辑:孙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