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烂漫报春晖——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道才 |
浙江在线04月30日讯 三花控股集团目前正在协助以色列Heliofocus公司加快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示范推广,在光照和土地资源丰富的内蒙古阿拉善盟进行8碟示范样机建设,开拓绿色能源产业。这项计划预计在今年底竣工并运行验证。 从“成本领先”走向“技术领先”,三花控股集团已经成为行业的领跑者。截至今年2月底,“三花”已申报专利1391项,其中发明专利884项,国外专利147项,并获得授权601项。 “三花”能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集团董事局主席张道才。作为我省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个人代表,张道才于日前赴京接受表彰。 张道才1950年出生在新昌县一个山村。年轻时,他砍过柴、种过地、办过厂,还在乡村当过民办教师。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时,他毅然应聘到正面临困境的新昌县西郊农机厂,担任供销科长。他摸准产品定位,从生产冰箱铰链和直角阀开始,使工厂走出了困境,1984年当选厂长,开始了“三花”的创业之路。 起步之初,张道才心里就非常清楚,企业要生存,关键在产品。他带领大家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分析产品定位,狠抓研发和产品质量。经过近30年的经营奋斗,“三花”已经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全球制冷、空调部件王国”。如今,“三花”有员工14000多人,去年实现销售102亿元,实现利税15.8亿元。 企业如何在转型升级中进一步发展?这几年,“三花”以“发展节能低碳经济,营造绿色品质环境”为企业愿景,在产品研发中一直坚持“节能、低碳、绿色、环保”。在张道才看来,这也是“三花”作为企业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2010年初,张道才投资以色列Heliofocus公司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开拓绿色能源产业。碟式技术以空气和水为介质,以单个聚光碟为基本发电单元,可实现接近30%的光热电转换率,占地面积小,还可以与燃煤电厂互补发电,有望成为未来绿色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主流技术之一。 “三花”协助加快该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示范推广。“这是真正的高新科技项目,关系到新能源革命的未来。”张道才说,如果碟式发电技术通过实践验证能够走向产业化,三花将建设“三花绿色太阳城”,打造世界级的绿色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研发中心和大规模产业化集群。 张道才提出“企业是树,人才是根;根有多深,树有多盛”的人才理念,倡导建设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企业,以人为本,持续创新,构筑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使员工在敬业拼搏中不断成长,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张道才热心公益事业,努力回报社会。这几年,“三花”不仅带动周边地区就业3.5万人,还积极参与社会捐赠、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汶川地震后,张道才迅速组织企业开展捐赠活动,被省政府授予“慈善贡献奖”。企业还设立了各种爱心基金、奖学金、助学金等,连续5年结对帮扶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8个贫困村,修桥铺路,结对帮助贫困家庭、贫困学生。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所以我们不能忘记企业的社会责任,不管是产品开发,还是社会公益,我们都要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张道才说。 |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方力 编辑: 瞿云微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