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最美丽的你们 记录杭城四位劳动者的五一假期 |
浙江在线05月01日讯 今天是国际劳动节,距离它的诞生日(1886年5月1日)已经过去了127年。 我们用镜头和语言,记录下杭城四位劳动者的五一假期。他们或是工程的建设者,或是大城市交通的服务者。他们中有50后,有80后,也有非常年轻的90后。 他们用双手创造着变化,也用双手创造着美丽的生活。 在很多人去电影院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这个假期,我们用这个版面致劳动者,致在假期依然坚守岗位的最美丽的你们。 ![]() 半夜出没地铁的神秘人 杭州地铁轨道维修部领队陈剑 “我们的工作要精确到毫米,大意不得” 有些人一直有疑问:杭州地铁为什么晚上8点半就要结束运营? 不是地铁人想偷懒,多道后续工作只能等到地铁列车结束运营后才能进行。 陈剑从事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他形容自己“像是深夜出没的轨道啄木鸟”。 陈剑是杭州地铁轨道维修部的领队。1号线正线轨道长约96公里,加上七堡车辆段、湘湖停车场的车场线,检测检修,都在他和同事们的工作范围内。 4月28日晚上10点,陈剑和几位同事陆续到达翁梅站。深夜的高架站,风很大,特别冷。陈剑下到高架站轨道,“我们的主要工作就保证轨道的高低、宽窄都在标准范围内,单位要精确到毫米。” 走了一段路后,陈剑突然双膝倚住铁轨,身体前倾保证眼睛和铁轨平行,同时手呈“拔枪状”撑住身体。然后把测量用仪器平放在钢轨上,用白粉笔在铁轨上写下两个数字,“0”和“1”。 “轨道的宽度标准是1.435米,0是没有偏差,1说明超了一个单位,但不严重。按照标准,轨道宽度差不能超过5毫米、高度差不能超过7毫米,超过了就需要调整。” 规矩水平尺是直观测量工具,但是96公里路不可能一路测量过来。所以就得靠巡查的眼力,“这个要靠经验,离太近不明显,基本20米左右能看出来。” 陈剑拿出几片鼠标垫大小的白色薄板。“这叫垫片,特殊材质做的。有2毫米、3毫米和5毫米的。轨道高了,就打薄一点,如果低了,我们就用垫片垫高。” “我们这个工作啊,要精确到毫米,做的时候又是按吨计的。轨道的磨损是一直在发生的,永远有干不完的活。现在地铁开通没多久,基本是微调,等弯道这种容易磨损地方坏得厉害了,就要换轨了。” 今天晚上等地铁列车送走所有的乘客,等列车回到仓库休息,陈剑和同事们就又要下到轨道去了。 从去年11月24日以来,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已有5个多月,作为浙江省第一条地铁线,她蹒跚成长,日渐成熟。在杭州地铁迎来的第一个五一假期里,日均人流量达到30多万人次。 |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陈锴凯 茅晓楠 霍翟羿 杨茜 包卫丽 朱广立 李阳阳 魏志阳 蒋慎敏 吴崇远 编辑: 瞿云微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