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之江好人 正文

龙泉铸剑师胡小军——千锤百炼锋芒寒

2013年05月02日 09:19:1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直面铸剑的过程,方能感受到这门延续千年的工艺中凝聚的勇气、力量和美。

  这是一个略显闷热的春日上午,铸剑师胡小军身披一件半旧的蓝色工作服,沉着地站在刚刚点起的炉火前。四周“叮叮铛铛”的清脆打铁声已响成一片,而他似乎还在酝酿着什么。

  马上要锻铸的这把陨铁剑,光在设计图上就耗去了他半年的光阴。现在,终于要开工了。

  炼铁炉里的火越烧越旺。胡小军拿过铁钳,小心翼翼地将一块两斤多重的陨铁铁锭放进炉里。他按下鼓风机的开关,风扇呼呼转动,将大量氧气输送进去,使炉内的温度迅速升高。

  胡小军双眼盯着炉内的铁锭,不时用钳子翻动它;十几分钟后,铁锭已变得浑身通红。此时,胡小军单手用力,迅速地将铁锭夹起,稳稳地放到炉边的羊角墩上。站在旁边的助手季高立即抡起8斤重的大锤,砸在铁锭上。“砰”的一声,火星四溅。胡小军左手握住铁钳不松,右手拿着4斤重的小锤。大锤刚离开铁锭,小锤就紧接着砸了上去。

  两只铁锤上下翻飞,轮番对铁锭进行锻打,铁花如绚丽的焰火般四处飞溢。记者被击中皮肤的轻微灼伤感吓了一跳。

  胡小军哈哈大笑起来:“别怕别怕,伤不了人。我们皮厚,对这样的火花早没感觉了。”

  轮番锻打十几分钟后,胡小军重新将铁锭放进炉里。鼓风机再度运转,炉内温度高达1300摄氏度。室内被热气充盈,胡小军和季高早已汗流浃背。当铁锭再一次被捞出来锻打时,两人索性脱光了上衣。火光照亮汗津津的胸膛,甩开膀子舞动铁锤,胡小军说,这就是自己最自在的状态。

  4个多小时后,这块铁锭历经数10次的折叠和上百次的敲打后,原本呈圆柱形的铁锭逐渐变薄。胡小军说,这只是铸剑需要的3块铁锭中的1块。将所有材料铸成一把两斤左右的合格剑坯,铸剑师要挥舞铁锤数万次。这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

  看似单调而漫长的重体力劳动,在胡小军眼里,却是铸剑过程中需要全身心投入的重要环节。“剑是有灵性的,铸剑也讲灵感。锻打过程看似粗活,其实非常细。看似简单,却不易学。火候、力道……都有讲究。”

  紧接着,还要进行铲挫、镂刻、淬火、磨砺等一系列工序。千锤百炼之后,宝剑出炉该是怎样的光景?鲁迅在《铸剑》里描写过:“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

  铸剑师的精诚劳动所追求的,大概就是这种能撼动天地的传奇之感吧。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鄢鸣 潘枫 编辑:孙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