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状元”是个“热心肠”——检修工鲍伟明 |
工作中的鲍伟明。 鲍伟明在献血小板。 连续13年无偿献血157次,献血总量105400毫升,浙能兰溪电厂的锅炉检修工鲍伟明被人称作“活血库”、“献血英雄”,十多年来,他的献血总量相当于23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总和。 上周四,因为血站的一个求助电话,原本在假期中的鲍伟明从台州老家赶回金华,马不停蹄地前往金华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一路上,他顾不上挂念家中生病的母亲,而是担心自己的睡眠不够,影响这次献血小板。“父母亲身体不是很好,这次回去陪他们看病,差不多就回来了。”一个血源告急的电话,在鲍伟明心中的分量堪比家人的安危,他说,献出的血液可以挽救一个个垂危的生命,使热爱生活的病人从此获得新生,“血液流到哪里,爱心就流到哪里”。 经过详细体检,鲍伟明的肝功能等几项指标均合格,可以参加血小板捐献,这次,他又献了双份血小板。 鲍伟明今年48岁,2005年11月从台州发电厂调到兰溪发电公司设备部工作。从2000年开始献血,十多年来,无论是节假日或上班时间,只要一接到血站的电话,他就第一时间赶到血站献血。从2004年开始,在坚持了4年的无偿献血后,他听从医生的建议,改献成分血(血小板),一个月可以献两次。“临床上用的是一个治疗量,但是他献出双份,有的时候他献一次就可以用到两个病人身上。”金华中心血站体采成分科科长孙福珠说。 家人不解时鲍伟明选择坚持 “他比较低调,只是默默去奉献,不会高调地去展示,2010年年底,我们公司要求统计相关的一些公益活动的信息,这个时候我们才搜集到他前几年的一些优秀表现。”浙能兰溪电厂政工部主任何海斌评价鲍伟明是“闷声不响做好事”。 热爱公益事业,是鲍伟明的追求。救灾、助学、解困……他一直毫不含糊,他是同事们眼中的爱心使者。近日,鲍伟明还收到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每两年一次)。这也是他第四次获奖,而他从不声张。 刚开始,妻子反对,父母不理解。鲍伟明只能将奖状、奖章、一本本献血证藏起来,不敢张扬。家人不理解,是怕鲍伟明献多了血会伤身,可几年下来,看到他身体无恙,家人才放下心来。现在他们还会经常向周边的人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鼓励更多的人参加无偿献血。 好身板是如何练成的 13年献血157次,献血总量达10万多毫升,鲍伟明的身板仍旧是“杠杠滴”。鲍伟明说,许多人都想通过献血来救助更多的病患,但大部分献血者因平时不注意饮食和休息,所以有时体检不合格。 而鲍伟明多年来一直坚持锻炼和注意饮食、休息。 每天早上5点10分,鲍伟明就起床了。跑步、快走,练器械,7点50分锻炼结束,吃早餐,8点30分开始上班。晚上吃完晚饭,6点半左右,他的锻炼时间又到了,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是雷打不动的。 鲍伟明身高170厘米,体重83公斤,虽然体重不低,但身上多是肌肉,结实得很。他是单位里有名的“健美先生”,每年的中秋晚会和国庆会演中,都有他的健美表演。 |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记者方玲珊 通讯员郑佩 陈夏 编辑:孙勇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