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之江好人 正文

烈日下他们坚守在岗位上,你愿送份清凉给他们吗

2013年07月15日 14:29:2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有个凉快的歇脚点、逃费的车子少几辆、回出租房能痛痛快快冲个澡……

  他们的心愿其实很简单很容易满足,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把这份清凉送给他们

  台风“苏力”过境,高温重返。昨天开始,杭城又进入“烤箱”模式,天气热得让人不想动弹。

  然而,在高温烈日下,他们依旧为了肩头的一份责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在高温下辛勤奔波的他们,有怎样的清凉愿望?

  也许是一个歇歇脚的清凉地、也许是一杯防暑的凉茶、也许是出租房的自来水大一点能痛快冲个澡,晚上不要断电能睡个清凉觉,也许……

  他们的心愿,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

  我们记录这些烈日下的清凉心愿,我们也想问一声: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把这份清凉,送到他们身边?

  人物:薛锦,47岁,江苏人,来杭8年

  岗位:拱墅区米市巷环卫所的环卫工

  干活累的时候

  有个凉快的歇脚点

  昨天(7月14日),薛大姐上的是下午班,时间是中午12点半到晚上9点。前一天是上午班,早上4点半到中午12点半。

  轮到上午班时,薛大姐每天4点前就要出门,从上塘路的出租房,赶到她所负责清扫保洁的湖墅南路,但比起下午班,上午班轻松多了,“和午后大马路的高温相比,起个早根本不算什么。”

  烈日下,橙色的工作服套在她身上略显宽大,“虽然都是长衣长裤闷得慌,但还好能遮太阳,不然肯定被晒伤。”除此之外,帽子、超大的水杯、毛巾、藿香正气水,都是她夏天工作必须随身必备的。

  整整一个小时,薛大姐手中的扫把没有停过,扫把扬起的落叶、尘土和热浪糅合在一起,扑向她的脸颊,脸上的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她时不时地拿毛巾擦一擦,衣服后背早已“开”出了盐花。

  出门前装得满满的一壶水,也早已见底了。

  每天她所在的米市环卫所都会来送水,但薛大姐告诉记者,这汗就没停过,水常常不够喝,“在潮王路上有一个为环卫工人提供茶水的休息点,可比较远。”所以,有时会去附近的银行、店家“讨”口水喝,哪怕只是进出那一会儿“蹭”到的一丝空调凉风,薛大姐也觉得好满足,“有些店家倒也热情,可毕竟去多了,总不太好意思。”

  累了,她便在树荫下靠会儿。

  薛大姐的愿望很简单,干活干累的时候,有个可以歇歇脚的清凉地,就够了。

  目前,拱墅区共有1500名环卫工人,但可以为他们提供歇脚、纳凉的休息点,却只有15家,其中11家条件比较“简陋”,只能提供简单的休息、茶水。

  记者了解到,在杭州主城区,共准备了99个带有空调、茶水、防暑药物的清凉点,供环卫工人歇脚。

  但与主城区每天从事路面作业的环卫工人有9000多人相比,这个数字远远不够。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场地。

  人物:牛大姐,47岁,河南人,来杭2年

  岗位:拱墅区夹城巷停车收费员

  逃费的车子少几辆

  烈日下就能少跑几步

  拱墅区夹城巷,是停车收费员牛大姐的工作场所,左右两侧24个停车位,70来米的路段是她的管辖区域。烈日当空,每当她跑去收一笔停车费返回时,汗珠马上就挂在她的脸上了。她的习惯性动作是,大大地喝一口水,然后用毛巾狠狠地抹把脸。

  牛大姐是河南洛阳人,2年前和老公一起来杭州打工,谋得了一份停车收费的工作。她租住在城北的农民家里,早上7点不到就得从家里出发了,为的是保证7点半能准点赶到工作岗位上。

  “夹城巷这里不怎么通风的,被太阳稍微一晒,就热得要命,就像个蒸笼似的。”不过,奇怪的是,牛大姐却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不仅穿着长袖衬衫,而且双手还戴着手套。“女的嘛,晒黑了就不好看了。”牛大姐笑了笑脱下了帽子:“这2年脸都黑了好多了,以前我还是挺白的。”

  最让牛大姐揪心的倒不是人被晒黑,而是有些司机不够自觉,老是趁她不注意就开溜。采访中,我注意到,即便没事时呆在树荫底下,她也是心神不宁的左顾右盼,随时关注着车辆的动态。

  “因为车辆逃走收不到钱的话,我们是要自己承担的。”牛大姐说,一般一个月,至少有100元逃走的费用,有时一辆车就几十元钱的。而如果我们不申请加班的话,一个月的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眼睁睁看着车辆逃走,真的是挺心疼的。

  正因为如此,牛大姐的清凉愿望有些特别,就是希望逃费的车辆能少一点,能多体谅他们一些。“今天早上,我看到有辆车要开走时,就跑着过去收费。结果司机还是一脚油门走掉了,我加快脚步追出去好一段,可还是没追上。”

  人物:高健,40岁,宿州人,来杭6年

  岗位:火车站上水工

  出租房里

  能痛痛快快洗个澡

  城站火车站四号站台,由杭州开往汉口的K1127次列车已经稳稳停靠在站台边,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依次上车,等待着一夜的旅行。

  而站台的另一侧,几位身穿黄背心,头戴安全帽的铁路人开始了工作。手拿皮水管,走到列车转向架边的注水口位置,将皮管接上注水口,再打开龙头为列车加水······他们的工作关系到旅客在旅途中的用水状况,却永远行走在车下,烈日下,一列火车18节车厢的上水工作,枯燥得就像是流水线上的机器人。

  高健就是杭州站的一名上水工,已经工作了六年。上水班每天两班倒,昨天高健负责的是晚班,从下午五点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半。他打开了水龙头,皮管中冒出一股水流,记者拿手试了下,温度少说有45摄氏度以上。“现在还好太阳不算特别大,中午的时候地面至少有60摄氏度,如果相邻的两条轨道都停了列车,走在中间就感觉像是上了烧烤架,各种铁皮散发的热浪扑过来。”说完,高师傅拔下了皮水管,身上汗水浸湿了一片。

  高师傅说,上一个白班的话他需要负责给20多趟始发及过路列车进行上水作业,平均下来一个人要给200节车厢加水。“始发车我们都要保证把每节车厢的水都加满,过路车因为有的停靠时间短,也只能加多少算多少,还得靠车上旅客省着点用。”

  高师傅家住在新火车东站附近,每天下班,他都会骑着自己的小“电驴”回家。“就是希望回家能痛痛快快冲个澡,哎,出租房的自来水太细了……不过现在辛苦点不算什么,能把老家的女儿接来一起过就好了。”

  人物:金湳华,50岁,富阳人,来杭1年

  岗位:快递员

  有个固定的快递收发点

  就不用在太阳底下晒了

  烈日下的新华路边,几位快递员正坐在路边的石阶上,身边一大堆刚刚收件待发的快递包裹,一张张快递单上标注着它们四面八方的目的地。快递员金师傅正在揽件,一个又一个包裹被贴上标签,等待发货,阳光下,他的后背早已湿透。“这里靠近环北小商品市场和杭州丝绸城,快递发货量非常巨大,我们一个点五六个人,每天要收600多个快件,还要送件。”

  金师傅是富阳人,来杭州做快递员这行当才一年,之前也就是在工地上做杂工。“这两天还算比较好的,台风来了气温要低一点,前两天更热,我们买水喝都要买好几瓶。”他的身边放着一瓶只剩下1/3的冰红茶饮料,这是他烈日下的保障。

  金师傅说,以前快递公司在边上有一个收发点的,但是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就搬出来了,只能在路边摆点。“希望以后能有个固定的收发点吧,这样夏天也不用晒太阳了。”

  在高温烈日下,他们依旧为了肩头的一份责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通讯员 查国祥 记者 徐建国 段罗君 吴崇远/文吴崇远 徐建国 /摄 编辑:王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