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之江好人 正文

缙云建服务中心让“陪读妈妈”看娃务工两不误

2013年09月02日 11:59:0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9月02日讯“哒哒哒,哒哒哒”,女工陈海央在服务中心操作缝纫机加工着沙滩裤。“沙沙沙,沙沙沙”,她10岁的女儿陶鑫熠则在附近的“托管中心”写着暑假作业。在这里陈海央的身份是陪读妈妈,而小陶的身份是七里小学学生。

  在这个暑假中,位于缙云县七里乡的陪读家长来料加工服务中心已经试运行了30多天。该中心面积有600多平方米,电车60余台,现有“陪读妈妈”50多位,占工人数量的80%。专门设立的儿童托管中心大约80平方米,配备了桌椅、电视以及各类图书等,还聘请两名老师为孩子作辅导。

  “以前在广东打工,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总让人不放心,每个月工资也就2000多元”。七里乡黄塘头村村民陈海央介绍,现在的工作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收入也不比外面少。“开学以后,我就跟着小孩的作息时间,她什么时候上课,我就什么时候来,她什么时候放学,我就什么时候下班回家。”

  据不完全统计,缙云有“陪读妈妈”近1.5万人,这些妈妈为照顾孩子往往牺牲了工作时间,减少了家庭收入。“推动在学校附近为‘陪读妈妈’设立服务中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享受父母更多关爱的同时,给这些妈妈增加就业机会。对聘请的老师,妇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缙云县妇联副主席丁祝姜说。

  来料加工服务中心距离七里小学仅百米距离。对“陪读妈妈”来说,接送小孩上下课与自己上下班,很是方便。“从外省回来,每天看着小孩,心里是踏实了,不过在田里弄弄,真赚不了多少钱”。曾在福建打工的七里乡天寿村村民翁春华说,小孩能照顾到,每个月能赚2000多元;要是赶货,小孩可以在托管中心学习,辅导老师更是比自己专业,现在感觉真好!“我要天天陪着妈妈。”女儿依偎着翁春华说。

  “6月份,沃尔玛给我一个400万的订单,我不敢接。”七里陪读家长来料加工服务中心试点站负责人王志发说,以前村民流动性很大,生产不能保证。他觉得妇联的做法非常好,服务中心离学校近,小孩课余有去处,那“陪读妈妈”的工作就稳定了。“有了一批相对固定的工人,以后再有大单子也不会错过了。”

  据了解,缙云县妇联还将陆续在中、小学校相对集中的五云、东渡等地开办陪读家长来料加工服务中心试点站。

  记者手记:“陪读妈妈”以小孩读书为中心,难找合适工作。“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容易发生情感偏差。而“来料加工”随意性大,工人稳定性不强。

  都说三点成面,陪读家长来料加工服务中心就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一个平台。

  有了这样一个平台,老板有了固定的工人,提高了接大单子能力,有利于把事业做大;妈妈不用远离家门打工,可以享受更多温馨的亲子时光,又可以在空闲时远离棋牌,多些就业机会,也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小孩可以享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更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来源:丽水网-丽水日报


来源:丽水网 作者:朱映归 刘斌 编辑:王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