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中的宁波最美 5个年轻战士洪水中的39小时 |
浙江在线10月21日讯 “太谢谢你们了!可把你们累坏了!”昨天下午,接到从牟山镇打来的慰问电话时,王磊等5人已经回到宁波军分区镇海教导队。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余姚重灾区的救援部队之一,这支仅由5人组成的“第一抗洪抢险侦察分队”,整整39个小时不眠不休,持续奋战在余姚抗洪抢险第一线,转移1000多名群众到安全地带。 王磊、张昆昆、高煜、汤军华、曹坤,这5个看似“铁打”的战士,平均年龄不过22岁,最年轻的刚过完19岁生日。 暴雨中 为了你安心的容颜 7日11时,乘坐1辆军车,携带着3艘冲锋舟以及相关救援设备,接到上级命令的5人第一时间赶到陆埠镇应家闸村———这是一个空心村,留在村子里的600多人,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暴涨的水位顿时让他们手足无措。 在汤军华的印象中,暴雨一直没有停过。站在高至下巴的水里,战士们忍不住冻得直打哆嗦。 “娃娃,水什么时候能退?”满头白发的老人裹着袄子,坐在高高垒起的凳子上,满脸焦急。“让我们先把您救出去!”汤军华赶紧将自己唯一的救生衣脱下来,给老人穿上。 这时,老人却脱下了身上的厚棉袄。江西籍的汤军华听不懂方言,但他明白,老人是心疼浑身冰冷的他,想把厚衣服裹在他身上。 这怎么行!汤军华摇了摇头。老人只好将衣服一卷,执意擦干战士脸上那已分不清的雨水和汗水。 天色渐渐暗下来,气温也在一点点下降,复杂的地形让初到余姚的战士心中没底。有几次,救援的冲锋舟卷入了附近的暗流,在水中直打转。原先打伞的村民自觉收了伞,躬起身子,用手中微弱的手电筒指引着方向。 这时,张昆昆看到不远处隐约的亮光。在二楼昏暗的房间里,一个妈妈正躺在床上,旁边是刚刚十几天大的婴儿。“拜托,先救救我的孩子!” 张昆昆接过小小的婴儿抱在怀中,小心地用双手将孩子举过头顶,一旁的村干部则举着伞挡住冰凉的雨水。紧接着,张昆昆两次涉水折回,将孩子虚弱的妈妈背上了船,又取来了孩子必需的奶瓶和铺盖。 一片汪洋中,满载村民的冲锋舟破浪前行。船上,婴儿乖乖地睡着了,粉红的脸蛋带着笑意。 洪水里 和疲乏搏斗的意志之战 8日凌晨,时针指向3时,在赶往下一个救灾地的路上,车上的5个战士,却没有一个睡得着。
|
来源:中国宁波网 作者:宁波日报记者 黄合 通讯员 童玮 董辉 编辑:王健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