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心动网事 > 最美浙江 正文

永嘉桥头人出狠招拯救母亲河 白鹭也来戏水凑热闹

2014年06月11日 08:39:2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如今的菇溪河河水清澈。

   浙江在线06月11日讯 (今日早报见习记者 霍翟羿)6月的一个傍晚,温州永嘉县桥头镇周成标,在菇溪河边的游步道上散步。一路上,骑着自行车的、慢跑锻炼身体的、带着小孩出来“消食”的镇民,看到他,都亲热地抬手打个招呼:“老周!”

  换到几年前,周成标根本不敢想象这样的场景——那时,作为桥头镇母亲河的菇溪河,因大量纽扣和拉链作坊向河水中排放树脂、洗涤剂等工业垃圾,整条道如同“牛奶河”,臭气熏天,河边垃圾成堆,别说散步,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化工制剂的气味。

  短短几年里,菇溪河是怎样完成如此华丽变身的?

  如今成为居民游泳地的菇溪河 曾是臭气熏天的“牛奶河”

  菇溪河,永嘉四大水系之一,自青田流经桥头,最后汇入瓯江,也是桥头人最熟悉的一条母亲河。

  当记者来到桥头镇菇溪河边时,“青山绿水”这个形容词一下蹦进脑海——宽广的河面碧波荡漾,水浅处能看到菇溪河的河底,不远处,还有几只白鹭在堤坝上休息。弯下身去舀起一捧河水,水质清澈,和自来水没什么区别。

  “我在路桥长大,以前都是在菇溪河里游泳的。不夸张地说,菇溪河水质还没变差时,我从没在家洗过澡。”周成标说。

  老周是桥头镇人,在这里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童年记忆里的那条河,始终是如此美丽。

  “但是从大概1990年开始,水质就渐渐不行了。”周成标说,“周边的拉链作坊、纽扣作坊越来越多,什么有机玻璃啊、树脂啊、漂白剂啊,都往河里面倒,河水越来越浑,下去游个泳,就会浑身发痒。”

  号称“中国纽扣之乡”的桥头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代,河边建起上百家纽扣、拉链、电镀作坊。这些小作坊,给桥头带来的除了钱,还有一条“牛奶河”。

  “那时,河水浑得跟牛奶一样,河边全是垃圾,几十米外都能闻到那股味道,河边村民都住不下去了。”谈起那几天的菇溪河,周成标十分痛心。

  企业搬迁、垃圾清理、水利工程 多管齐下还菇溪一河清水

  家门口的河越来越脏,桥头人的心也越来越焦急,“治河”呼声越来越高。2008年,桥头正式启动了菇溪河整治项目,镇民自发捐赠了3000万元,其中捐款超过百万的,就有22户人家。

  “当时的桥头,治理菇溪河呼声很高,同时,桥头作为一个‘人人办厂’的镇,相对富裕,大家都愿为母亲河出钱出力。”桥头镇委副书记李新聪这样说。

  而老周,则成为了菇溪河道综合治理指挥部副指挥,参与到繁重的治理工作中。

  “首先,周边制造污染的企业,要么搬迁,要么关停。”周成标说,“我们一共处理了300多家企业和作坊,保证制造污染的企业不开设在菇溪河沿岸。”

  老周说,经一番整治,如今已没企业私自向菇溪河里排污:“有几家搬到菇溪河上游,我们就一直追到青田。现在河水这么好,一排污就会被发现,没企业敢排污。”

  而作为河道污染的另一部分,周围村民的生活垃圾,如今,桥头镇采取“户扫、村集、镇运”处理方式,每天村里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后运到镇上,再统一处理。

  另一方面,原先在菇溪河里的垃圾也要清理。老周回忆,当时的菇溪河,光垃圾清理就花了四十多万元,成吨的垃圾,统统运往青田一个垃圾焚烧厂处理。

  菇溪河中游还建起一座橡皮坝,用于蓄水和水位调节,截水时,从坝顶流下的河水就成了一座小瀑布。

  菇溪河前三期治理工程月内完成 第四期预计年内完工

  李新聪介绍道,菇溪河治理工程共分五期,其中,第一、第三期工程已完工,第二期工程也已完成90%以上,预计月内完工。第四期预计年内完工。

  李新聪特别提到,菇溪河第二期治理工程,涉及到一百多户店面和住宅的拆迁。不过,为了母亲河,桥头人都没怨言:“做工作都很顺利。”

  “第五期,我们准备在菇溪河和瓯江汇合的地方造一个水闸。然后这段河道弯曲的地方,我们要‘截弯取直’,让河道直着走,腾出的一片空地,可作为商业用地。”李新聪说。

  如今的菇溪河,又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河水清澈,鱼儿鸟儿都重现踪影,镇民也时常下河游泳,今年1月1日,还组织了一次百人冬泳活动。

  相信,随着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桥头人会把这条自己的母亲河,建设得越发美丽。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今日早报见习记者 霍翟羿  编辑: 朱小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