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劳模的“中国梦” 记宁波港机械维修工胡耀华 |
分享成果收获快乐 海洋经济时代,宁波港吹响了“强港工程”的号角,呼唤更多的技能骨干集群,通过技术的合力与辐射,更好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2011年1月,“胡耀华工作室”应运而生,真正兑现了他“领头雁”的承诺。 而今,每一季度“胡耀华工作室”都会列出一个课题,克难攻坚。 最近,胡耀华将课题锁定在Q45牵引车的TCM变速箱上,变速箱设计存在缺陷,常因油温过高导致摩擦片过热磨损、报废,一套摩擦片的更换至少需要2万多元,费时费力。 没有任何相关资料,胡耀华带领工作室成员,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跟踪,提出了开发“TCM车辆液力变速箱油温监控系统”的设想。 “查阅资料,挑灯夜战,潜心研究,核对数据”的故事火热上演:陈坚提出发动机熄火控制装置使用无电源信号输出控制技术,周小川提议设计油温显示使用液晶显示屏……成员们分工合作,对所需的热传感器、液晶屏、控制电路、报警器等零件进行选型、设计、加工、组装。 历时3个月,第一套“油温监控系统”安装到Q45牵引车上进行测试。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呢?胡耀华比谁都紧张。油温达到设定温度,监控系统发出了“嘀嘀嘀”的警报声,提醒司机停车降温或者报修。司机继续“强行”作业,3分钟后,发动机自动熄火。 成功了! Q45牵引车安装这套系统后,变速箱故障率和维修成本分别同比下降了43%和51%,节约维修成本36.2万元。 何止是码头!企业车间也有了胡耀华的身影。 2008年,胡耀华主动加入宁波市技术攻关队,当上了“星期天技师”,无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一家水表厂为铜铝管焊接工艺犯愁,经胡耀华点拨,很快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一家泵业公司苦于人工送料的高风险,胡耀华送上“机械手”设计草图,化解了隐患。 今年3月,胡耀华又担任浙江省高技能人才专家组领队,前往杭州、湖州等地,为省内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每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我就多一分快乐。”胡耀华珍惜这个时代给他人生出彩的机会,更毫不吝啬分享才智,完成时代交付的重任。 |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浙江日报记者 陈醉 新华社记者 郑黎 通讯员 周洁 张洁 编辑:瞿云微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