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余姚一安置点的3天3夜 |
“黑漆漆的大楼里,只剩我一个” “8号忙完,又是一个深夜,黑漆漆的大楼里,只剩我一个……”,这是武海彬面对我们时,第一次眼眶潮红。 “其它老师和教工呢?学生们呢?头一天不是还好好的么?” “有些事,不知道该不该讲……”,他轻轻说。 8日一早,老天爷在余姚上空打开的水龙头并没有关上,校园里的积水像发面似的,从膝盖一直涨到大腿根。陆陆续续又有许多灾民来,特别是到了中午,有人传言当地的水库裂了条大口子,要塌方,一下子又涌来好几百人。 这是最艰难的一天。人越来越多。武海彬的手机还有最后一点电的时候,终于打通了陆埠镇政府值班室的电话。 “我们这里有灾民,急需物资啊!” “昨天不是已经运了30多人的东西来吗?”电话那头问。 “30几个人?这都来了一千多号人你们不知道?几十瓶水你让我怎么分?!”武海彬吼了出来。 物资匮乏只是一方面,昨天还在帮忙的学生和个别校工,今天都不见人影了。 对此,袁大君老师跟我们有一段对话: 袁大君:我跟武老师争起来了,他还要调用我的学生,我不同意。 记者:为什么? 袁大君:这些孩子还小,在水里泡久了对他们身体不好,你说我作为老师,是不是要首先考虑到他们? 记者:在特殊时期,灾民更困难吧。 袁大君:他们都是成群结队的,有从家里带东西来,并没你想得那么困难。我们有一个女生,来例假了还在水里站了一个多小时!你说容易吗? 记者:所以你就和武老师吵起来了? 袁大君:也没怎么吵,争了两句。过后大家就忘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话题是袁老师在采访中首先、主动告诉我们的。武海彬在其后的访问中含糊了几句。后来,小安摔破膝盖,武海彬就叫袁大君开着自己的车将孩子送进医院。 没有学生帮忙,水位已淹到他的大腿根,两个女老师不方便蹚水,在外面跑来跑去的,就剩下武海彬一个人。 记者:其他几个在校的老师呢?教工呢? 武海彬:他们一开始就不同意这么多外地人进来,对我有看法吧。认为我作秀?再说,后勤那块归总务管,我也不好去调动。 记者:那你为什么要去做? 武海彬:这些事来了,总要有人扛着。关键是东西这么少,万一发生哄抢,我怕后果不堪设想。别的,没想太多。 8日,军车先后送来两批物资,中午来的车已经开不进校园,停在500米远的路边。需要灾民们自己去搬运。这次是72瓶水、8箱面包,但多了22箱八宝粥。 武海彬还是让“班长”们带人来搬,可没有学生维护秩序,他就看到一些来扛东西的人,走着走着想绕别的地方去。他朝这几个人大喊:老乡,东西放行政楼,别走错路。 8日深夜,部队又送了一次物资来,而学校已经挤进了上千人。 “10个人也分不到1瓶水,分不均更要闹。一个抢,个个抢。怎么办?”他痛苦地想到9日凌晨,决定还是不分了。 他打着小手电,走出漆黑一片的行政大楼,脚步声啪嗒啪嗒,回声从走廊那头非常迅速、清晰地传了回来。 两天忙得晕头转向,被水泡得臭味熏人,他没觉得啥不适。 吞噬他的,是孤独。
|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作者: 编辑:王健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