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之江好人 正文

"请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余姚一安置点的3天3夜

2013年10月16日 10:37:3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校园中的“外面人”

  一个叫洪承宝的安徽人令武海彬印象深刻:他们18个人住在一间教室,把所有的课桌统一抽屉朝里的摆放在一起,既避免了学生的书本掉出来,又让老人、孩子们睡在中间,防止发生意外,卫生也搞得很整齐。

  并非每个人都是洪承宝。

  被困的学生小赵(未成年,化名)看到,一二楼的教室被先来避难的人撬开门窗“占据”,后来的便往三楼跑,五六个人占一间教室。“都想住的宽松一点,被撬的教室越来越多。”

  他和同学对这些人说,明天发东西在一二楼,如果你们还住在上面,就领不到。

  人群怏怏下去。他们重新封上门窗,以为大功告成,过会儿一看,门窗又被撬开。

  抱怨开始在同学中间弥漫。“我们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干这些不属于我们干的事情?帮了这些外面人,有什么好处?”

  小赵告诉我们,他亲眼看到外面人走出教室,直接在走廊上撒尿,流进校园的积水中,抢东西、邋遢、大便后不冲厕所……“他们就是乱来的。”

  校长打来电话,特别叮嘱武海彬注意搞卫生,防止疫病。

  13间居住着灾民的教室,分布在一楼到四楼。楼层低的好办,楼层高的,来来往往提水冲厕所非常费劲,在第一天武海彬是叫了几个学生去的,到后来谁也不愿意干这又臭又累的活。

  武海彬想到个办法。他把报告厅的长桌布找来,请两个女老师剪开编成绳子,又找来水桶,让一个人在下面取地面的积水,另外一人在楼上拉上去,再去冲厕所。

  就像搞游戏一样轻松,大人们也愿意干,冲厕所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尽管还是有人不冲厕所,但一些灾民从需要被人“管”,逐步实现了“自我管理”。

  武海彬说:“我想起日本大地震后,整个社会秩序依然井井有条。相比之下,网上总有些人说中国人素质差,本地人老说外地人素质差,事实上人还是能变好的。”

  他说,这是几天来最高兴的事。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作者: 编辑:王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