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花绽放在三尺讲台 |
试验新药无悔的选择 2009年夏天,上海某肺病专科医院,王健安面对着一份全英文的协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第一个参加这种药物试验的中国人。 这意味着从那天起,她将配合医院开始服用一种还未上市的药物,这种药,在医学上,被称为“血管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医生告诉王健安,有一个和国外合作的科研项目,对她的病症有好处,现在正处于临床试验的阶段,她没有多想就参加了。签完字,她对着丈夫露出了淡定的微笑,“医生说,得了这种病以前最多只能活5年,现在据说能活15年,这样我就还能再教15年书,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说起目前的医疗费用,王健安说,除了一种进口药不能报销,大部分的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目前,她的病没有特效药,只能靠服用此药和试验药来稳定病情。 “进口药每天服用一颗,每颗100元,一个月就是3000元。”王健安说,几年下来,她为此花去了10余万元,考虑到今后长期服用,她觉得负担不小。“如果医保能够报销一部分就好了,可以为我们这些罕见病的患者减轻不少负担。”王健安发自内心地感慨。 |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记者叶骏报道组申春邵卫能 编辑: 孙勇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