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最新要闻 正文

从世界大港到绿色渔歌 浙江海洋经济勃发活力

回眸“十二五”系列报道
2015-11-26 08:50:5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 记者/吴振宇  编辑: 卢文红

  浙江在线杭州11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振宇 编辑/马丽红)浙江濒海而居,依港而兴,舟船通达天下,鱼鲜闻名遐迩,发展海洋经济是当今浙江发展的重要战略。

  2014年,浙江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近6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左右,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站在崭新的“十三五”起点上,浙江拥抱海洋的发展蓝图依旧磅礴恢弘。

  港通天下:

  “移山填海”建设现代码头

  金秋十月,“舟港海7”号货轮满载万吨铁矿砂停靠在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的卸船泊位上,这座全国最大的矿石中转港卸下了第一斗矿砂。

  “鼠浪湖是宁波-舟山港近年最为重要的建设工程之一。”港区的工程建设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卸船泊位的两台卸船机每小时可以卸载6000吨矿砂,全天可完成超过12万吨的卸船作业。

  2009年,衢山岛以东的鼠浪湖岛上开始了矿石中转港项目的建设,这个偏远小岛随即开始“移山填海”式的建设工程,前后开山达580万立方米,填海面积达90万平方米。今后,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将发挥大码头优势,有力充实长江矿石接卸体系。

  根据“十二五”规划,浙江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为核心区,促进宁波、舟山区域统筹联动发展。今年8月,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舟山举行,时隔不久,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在宁波揭牌。在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背后,是浙江海港经济在“十二五”期间迅速崛起的脚步。目前,全省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10个,吞吐能力达12.5亿吨。全省海运运力达到2000多万载重吨,约占全国沿海省(市)总量的四分之一。

  2014年,全省沿海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0.8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136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7亿吨,连续五年保持世界首位,国际枢纽港地位进一步确立。201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2000万标准箱。今后,宁波-舟山港更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港,拥有19个港区、600多座生产性泊位,在“十三五”时期将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的稳健脚步,无疑将为浙江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构筑有力的支撑。

  巨轮惊涛:

  “弯道超车”升级船舶工业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船舶制造企业金海重工位于舟山的长涂基地5号坞门缓缓开启,该公司建造两艘万箱集装箱船在拖轮牵引下携手出坞,这也是浙江最大在建的集装箱船。

  作为一艘设计先进,性能优异的绿色环保型船舶,该船具有总装箱量高、冷箱量高、装载灵活、便于维护的特点,可以满足船东高效经济营运的要求。金海重工目前在建32万吨原油轮、万箱集装箱船、海工平台、特种船等各型船舶20艘,高附加值船型占比90%。

  2014年,浙江全省船舶工业完成总产值965亿元,同比增长7%。金海重工在“十二五”的历程,正是浙江船舶企业转型发展的代表。几年之前,这家企业也曾经遇到过发展的瓶颈。

  2008年起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曾经红火的舟山造船行业一时间陷入整体困境。金海重工总工程师张革告诉记者,正是在市场最为低迷的时期,金海重工却决心“弯道超车”,摆脱以往以散货船为主,技术含量、附加值较低的船舶制造模式,聘请海内外造船专家,开始逐渐自己的设计团队,向高端造船领域进军。

  大型船超厚板焊接、海工平台齿条钢焊接、20米分段吊装、上层建筑整体吊装……每一项技术难关的攻克,每一个工艺工法的创新,每一项专利的获取,带来的都是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近两年来,金海重工已成功交付3艘国内最大的32万吨原油轮,浙江省最大集装箱船的顺利出坞,更使企业的集装箱船建造实现了从“零”到“万”的突破。

  目前,企业在建的10艘系列万箱集装箱船将实现中国船厂对少数国家行业垄断的打破,这批在“十二五”时期建造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型万箱船将被租赁给全球最大班轮公司之一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使用。

  渔歌远洋:

  “铁腕整治”护佑蓝色粮仓

  在2015浙江省农博会上,舟山展区的几十条金光闪闪的野生大黄鱼颇为抢眼,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

       过去,由于过度捕捞、生存环境恶化等原因,舟山渔场昔日丰富的野生大黄鱼资源曾几乎绝迹,产量也急剧下滑。为了振兴浙江渔场,浙江在“十二五”期间不断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渔业生产秩序管理,野生大黄鱼和许多珍贵的水产品又重新出现在了市场上。

        2014年5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即在沿海组织开展以打击涉渔“三无”(无船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船舶、整治“船证不符”捕捞渔船和渔运船、整治禁用渔具、整治海洋环境等。截至今年9月,浙江全省共核查出13566艘涉渔“三无船舶”,其中愿意主动上交政府处置的渔船有12107艘。  

  从“吃海”到“护海”,再到“养海”,浙江海洋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力度也明显加大。全省调查摸排了336个入海排污口,设立各类海洋监测站位1941个,并在全国率先建立海洋环境季报制度,累计增殖放流海洋生物苗种21亿尾(粒)。到“十三五”后的2020年,浙江渔场将建设15个海洋保护区、9个产卵场保护区、6个海洋牧场。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