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新青年 正文

杭州公益达人3年清理自行车篮超万个

2016-05-20 10:57:2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 记者/吴佳蔚  编辑: 陈晨
张能庆——“清篮行动”公益活动发起人

  前言:他们,是杭州这座城市里的一份子。生活中,他们的平凡身影随处可见,一如油盐酱醋茶。助人时,他们就是可爱的“活雷锋”,用笑容温暖人心,用双手写下“文明”。他们说,乐奉献、讲文明是别样的幸福,一句“谢谢”就是这世上最动听的语言。

  在即将迎来G20峰会的杭州,你我身边的文明正期待着向世界展示一座城的精神风貌。

  我们愿意为时代记录下这样的文明。我们相信,文明是一盏灯,灯亮一些,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们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我们相信,每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

       浙江在线杭州5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佳蔚 通讯员/蒋成杰 首席编辑/赵洁) “2000年,我在杭州劳动路社区开了一个理发店,社区里的老人就像我爷爷、奶奶,他们关心我,没有排斥我这个外来人,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杭州这片土地。”站在上城区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的“张能庆公益站”门前,来自温州的张能庆脸上满是感激。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公益人士了,而他和小伙伴们的公益行动就是从这个社区开始的。

  从常常帮扶社区老人,到变身杭城知名公益达人,张能庆的故事颇有些传奇意味。三年前他偶然注意到公共自行车篮里总是堆积着果壳纸屑等垃圾,便萌生了要为城市清理“死角”的念头。于是在家人和街坊的支持下,发起了“清篮行动”。

  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有3000多人参与,义务清理车篮时长累积10000多小时。3年来,张能庆和志愿者们清理的公共自行车已超万辆。

        添彩G20·文明在身边①杭州温暖“剪刀手”义务服务老人6年

        添彩G20·文明在身边②杭州手鼓老师用音乐点亮自闭孩子心灵

        添彩G20文明在身边③杭州夫妇捐9年积蓄为病儿感恩社会

  父女携手做公益

  一瓶花露水消灭“牛皮癣”

  2013年2月下旬,一条内容为“请不要将城市公共自行车篮当做垃圾桶”的微博引来许多杭州网友的围观,短短一天就有超100万的点击量。微博上还附了一张图片:一辆公共自行车篮中满是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发这条微博的人正是张能庆。

  “那天我去接女儿放学,路过劳动路一处公共自行车租车点,我女儿突然指着车篮说‘爸爸,你看里面好脏’,我才看到原来很多车篮里都堆积了不少垃圾。”车篮这一几乎被人忽略的事物,因为女儿的意外之举,进入到了张能庆的视线中。

  于是,张能庆带着女儿又在周边转了好几个地方,发现除了生活垃圾,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也是破坏公共自行车整洁的一大“元凶”。当下,张能庆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发动更多市民一起来清理这些车篮。

  张能庆说,身为一名父亲,有责任为孩子做好榜样。“女儿小小年纪都能发现这种市容市貌的症结,我们成年人更应该用行动去为这个城市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是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

  那一天,父女俩回家的路特别长。

  为了呼吁大家关注公共自行车篮,张能庆特地将自己的亲眼所见发到微博上。他没有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大批网友的留言。有的惊讶原来车篮里掩藏着这么多不文明痕迹,有的呼吁相关政府赶紧着手治理,有的则主动表示要从我做起、维护车篮整洁……

  2013年2月27日,张能庆和女儿连同多名社区居民组成志愿者小队,发起“清篮行动”,带上夹子和垃圾袋,以吴山广场为中心,开始对附近数个公共自行车租车点进行车篮清理。来参与的居民有些是女儿同学的家长,有些是社区的退休老人,有些是街道环卫工,他们或相识或陌生,但都为着共同的目标而来,那就是帮城市清理卫生死角。

  张能庆还向记者透露,清理车篮上涂印的小广告曾让他和志愿者们十分苦恼,关键时刻又是女儿给他支了招。

  “她告诉我,可以试试用花露水擦那种涂印式的广告,我试了下还真管用。”言语间,这位老爸难掩对女儿的骄傲。

  之后,张能庆的义举迅速在社区中传开,不少人慕名而来,主动申请加入“清篮行动”。

  “看到那么多人愿意做这种没有任何回报的事时,我心里说实话特别暖,就觉得整个城市很有爱。”张能庆直言,正是这种无限发酵的正能量支撑着他和一批又一批热心公益的市民坚持走下去,为城市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截至目前,张能庆发起的“清篮行动”受到了包括上城区政府、媒体、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关注,活动覆盖杭州全市,已有3000多人陆续参与其中,活动义务清理车篮时长累积10000多小时,平均每次清理公共自行车超千辆。

  接下来,“清篮行动”将从租车点辐射到景区、广场等更多公共区域,从车篮扩展到花坛、公共座椅……张能庆和志愿者们的目标是:让杭州真正成为环境整洁“零死角”的花园城市。

2014年9月,以张能庆个人名字命名的公益服务站在杭州劳动路社区落成。

   从为老人义务理发到公益达人

  “杭漂”青年立志为城市之美而奋斗

  实际上,除了“清篮行动”,张能庆的公益生涯还要从刚定居杭州那会儿说起。

  2000年,张能庆从温州苍南来到杭州,和当时许多“杭漂”温州青年一样,他成为一名普通的理发师,并在劳动路社区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理发店。

  社区里住着不少老人,都是张能庆店里的常客。“那时我店里剪一次头发标价是20元,一些老人家还是觉得舍不得剪,有的都是等上好几个月才来剪一次。”老人们的节俭触动了张能庆的内心,“所以我想干脆每周抽点空,为他们义务剪剪头发。”

  说干就干。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张能庆马上行动起来,一把剪刀、一支梳子、一张椅子,来剪头发的老人络绎不绝,他们的要求并不高,无需繁琐的发型设计,只要清爽精神,老人们就满足了。

  老人们临走时的一声“谢谢”是张能庆劳累一天最大的欣慰。他笑称,做好事是会“上瘾”的,每次为他人服务后的那种成就感都是他今后继续下去的动力,这也促使张能庆开始在公益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扎实。

  2014年9月,以张能庆个人名字命名的“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在劳动路社区落成了。服务站以开展公益助老、助困、助学等公益等服务及宣传为主,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城市清洁、慰问特殊人群等公益活动。

  和张能庆同住一个小区的沈阿姨今年71岁,也是这个服务站的志愿者之一,就在几天前,她还参加了新一轮“清篮行动”。“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这个活动,我一个人就清理了十几辆自行车的车篮。”沈阿姨很是自豪。

  在她看来,不论是像自己这样在街道生活了数十年的“原住民”,还是像张能庆这样的“新杭州人”,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爱是一样的。“为自己的家乡多付出一点,就是为我们的生活多添一点光彩。”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