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最新要闻 正文

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网

2016-04-14 09:01:5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浙江日报记者 陆遥  编辑: 朱小燕

   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陆遥)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如果不是“行家里手”,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就很难发现问题,安全监管也就无从谈起。如何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你可知道,在浙江,是什么样的食药检测技术手段和监管体系在为我们的每一天护航?

  在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每年都会“汇聚”近3万批来自全省各地的药品、食品等,这些样本,都是省食药局和各地市食药局抽检到的“问题”产品。在研究院,记者一线直击“决不让舌尖安全问题成社会之痛”的监管技术和制度。

  农药残留,检测快准狠

  都说病从口入,关系到普通百姓日常饮食的食品农药残留问题,是研究院食品所的检验重点。

  走入食品所的实验室,几台精密的仪器周边,摆满了各种烧杯、量杯等化学仪器。在这里,药师金绍强形象地给记者演示了食物农药残留的一般检验过程。

  金绍强先拿起一个烧杯,取25克黄瓜样品,加入50毫升的有机溶剂乙腈,通过一台机器的飞速运转,就变成了质地均匀的混合物。“这是高速匀浆机,每分转速可以高达14000次,能够将食物完全打碎。”金绍强说。

  制好的溶液,还要加入氯化钠过滤。“因为溶于水的物质在下层,不溶于水的物质在上层。”金绍强一边等待,一边讲解。

  过滤后得到的溶液,再经过摇匀,来到另一台巨大的机器面前。通过低压、高温浓缩,将液体变为气体,将有机溶剂乙腈挥发掉,再经过冷凝恢复为液体。“农药残留是否过量,这里得到的液体就是关键了。”

  这一步步详细的步骤,只是提取食品中农药残留物的“预备动作”。接下来,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定性和定量,利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手段分析,最终得出农药残留的具体种类和各自含量。

  “一般来说,从检验到出报告结果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金绍强补充说,农药残留量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限量标准,就不会造成危害。

  食品检验与技术审查所所长罗金文介绍说,为保障G20峰会的食品安全,本月下旬,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的食品能力将扩项185项,主要是食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其他污染物检验项目。

  火眼金睛,查食品隐患

  “之前我们熟悉的毒胶囊事件,主要是铬元素超标,但是铬元素分为不同价态,六价铬对人体有害,三价铬无害,这台机器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检测出不同价态的铬元素。”罗金文指着一间实验室介绍,正是依靠这样的先进设备,在“毒胶囊”事件中,才能统筹全省资源,及时完成检验。

  “除了对食品药品内容物本身质量的检验,接触材料的安全性也是极为重要的。”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所长俞辉指出,药物的外包装安全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就好比我们喝茶,茶杯如果不干净,再好的茶叶也会受影响。”

  俞辉带记者走进省药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注射液的外包装、各种颜色的胶囊……十几种塑料、玻璃、金属的药品包装材料,分门别类地陈列在两旁的柜台里。

  “我们检测所有和药品直接接触的东西,一年要检验超过2000批样品。具体涉及到材料耐不耐高温、耐不耐摔,气体的透过性好不好……实验室都能够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检验出它们的安全性。”俞辉表示,去年12月1日,《中国药典》2015年版全面实施,其中药包材首次以通则的形式收录。“这必将推动我国药包材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夯实药品安全性控制基础。”

  假冒商品,鉴别出新招

  随着市场上假冒名贵中药材越来越多,如何辨别真假,成为很多人的疑惑。

  走入中药标本馆展区,这里陈列着燕窝、野山参、铁皮石斛等各种中药材标本,配有一张内容详尽的“名片”,除了标明每种中药材的“来源”“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文字外,还有一个二维码。

  拿出手机,扫一扫“燕窝”的二维码,立刻跳出一张标注“燕窝—屋燕”的图片。中药标本馆讲解员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是活体二维码,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和编辑。有关燕窝的相关信息仍在完善中。”今后,只需扫一扫,就可查阅到药材原植物、药材饮片的图片,也可查询到常见混伪品图片和鉴定要点等信息。

  在十几种燕窝的展示区域里,还陈列着假燕窝。“混伪品标本主要用于对照和比对,供检验时参考,因为现有标准在执行时,文字描述有时不易掌握和判断,照片也不能完全反映情况,需要实物对照,必须有可靠的标本作对照。”中药所所长马临科介绍,除了提供公众参观,为外来人员提供实物观察外,这些中药材混伪品还将作为建立数字化标本馆拍照用的实物。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