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毛脚蟹开捕 黄多油满品质好
良辰佳节,湖州人的餐桌上怎能少得了螃蟹呢?眼看中秋近在眼前,终于等来了南太湖毛脚蟹开捕的日子。

9月12日清晨五点多,吴兴区织里镇乔溇村的湖州良华水产合作社的捕捞船开往养殖基地,开始今年第一捕。

合作社当天的收获量在800斤左右。一只只壮硕的毛脚蟹被装在一个个编织袋里,上岸后经过分拣,按个头、品质被分成十几种规格,直接上市。但今年毛脚蟹大量上市的时间,估计要到国庆前后了。等不及的食客,现在不妨去买几只尝尝鲜。
今年南太湖毛脚蟹产量如何?
湖州水产协会河蟹分会会长钱凤林说,由于今年前期雨水太多,今年毛脚蟹预计减产10%左右,大蟹的数量也比较少,目前价格会比去年同期至少上涨20%。

虽说减产、涨价对市民来说不是什么开心的事,但钱凤林介绍,今年的毛脚蟹品质却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前两天他们已经进行试吃,感觉鲜味很足,黄多油满,肉质也很紧实细嫩。

怎么吃到正宗的南太湖毛脚蟹呢?
合作社的负责人宋良良教大家怎样辨别湖州南太湖毛脚蟹:
1、南太湖毛脚蟹的底板是象牙白的,不是雪白;
2、南太湖毛脚蟹的背壳是紫砂壶色,不是青色;
3、南太湖毛脚蟹的壳有亮度;
4、由于太湖是活水,在太湖里长大的毛脚蟹每天需要不停地爬动,所以南太湖毛脚蟹的脚尖这一节是圆的,不像市场上的是扁的。
另外,南太湖毛脚蟹特有的标志就是黄多。对吃货来说,这简直是无比的美味。

宋良良介绍,今年半斤的公蟹、三两半的母蟹,每斤价格在300元左右,而去年只有240-250元。一般市民自家尝鲜的话,每斤在70元左右最划算。

新名片:南太湖毛脚蟹
生长在南太湖水域的河蟹,五对脚的内外缘密生绒毛,学名中华绒螯蟹,杭嘉湖一带称之为“毛脚蟹”。
湖州地处南太湖,而南太湖水浅湖底硬、水草丰茂,是中华绒螯蟹生长理想的环境,加之平时喂养的是玉米、螺蛳、小鱼等,生长于此的蟹味道佳美,湖州将当地出产的中华绒螯蟹称为“南太湖毛脚蟹”。

2013年,湖州统一申报了地理标志商标“湖州南太湖毛脚蟹”,同时制定发布了《湖州南太湖毛脚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目前,湖州市河蟹拥有养殖水面5.5万亩左右、从事蟹业人员1000余人。由于南太湖毛脚蟹品质上佳,成为食客们的心头好,更有上海等地的游客专程来湖州尝鲜,成为湖州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