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最新要闻 正文

走近公安创新大赛 这些神器让群众有安全感

2016-11-08 09:39:14 来源: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翁浩浩 通讯员 陈谊 编辑:石溪(实习)

  摆放70米距离的警戒隔离锥只要5秒钟,你信吗?一根1米多长的棍子咋成了警方的“秘密武器”?……11月7日,省公安厅集中展示了我省入围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决赛的15个项目。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的“多功能防暴棍”、温州交警微信综合服务平台、台州市公安局“公共安全馆”、丽水市公安局“快速摆桩技术”、湖州市公安局“智能互联靶具射击训练系统”、省公安厅科研所的“掌上110”等创意和科技含量十足的入围项目,让公众见识了公安改革孕育的各种“神器”。

  防暴“神器”——多功能防暴棍

  在展示现场,3名来自余杭公安分局的特警队员,每人身背一根棍子上台,形象特别酷。而这根棍子的名字更加酷——多功能防暴棍。

  多功能防暴棍全长1.35米,手持位直径3.2厘米,重1.4千克,由高强度熟料注塑制成。虽然外表并不惊艳,却很有“内涵”:集应急棍、催泪喷射器、破窗救援锤于一身。特警队员推动位于棍体手持部位的喷射按钮,棍子前端立刻喷射出雾状液体,喷射距离可达1.5米至2米,短喷次数可达约60次。如果遇到暴徒,先向对方脸部喷射,使其丧失战斗力,随后运用棍术戳击、劈击技术迅速制伏对方。棍子尾部装有不锈钢破窗锤,在遇紧急救援、应急突进情况时,可实施破窗操作。目前,多功能防暴棍已在余杭的巡特警和基层派出所民警中使用,主要用于巡逻防控、应急处突、反恐防暴,更好地保护群众安全。

  训练“神器”——智能互联靶具

  展示会现场,一个持刀嫌疑人的靶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时,湖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杨云龙按动手里的控制器,“嫌疑人”突然来回运动。这是杨云龙结合本职工作和援疆经历,设计出来的智能互联靶具射击训练系统。

  原先,民警射击训练一般采用定点射击或人工控制标靶运动。但实战中,不法分子不可能束手就擒。如何让训练更贴近实战?智能互联靶具射击训练系统就有用武之地了。这套系统主要通过模拟现实场景,建立“实景、实战”的训练模式,让靶具实现自动化智能运作,实现从原来的定点射击、精度射击到视情射击、反应射击的转变,训练的难度增加了,更加考验民警的临场应变能力。目前,杨云龙已经设计制造出弹射靶、移动靶和隐显靶,并开始申请相关专利。难能可贵的是,杨云龙制造靶具的原材料都是网购来的,每个造价约1000元,比原先的装备节省了20倍至50倍的成本,大大节约了装备的经费支出。

  封道“神器”——快速摆桩技术

  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高速公路发生事故,交警和协警在密集的车流中紧急摆放隔离锥,既不安全又容易发生次生事故。在展示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个“大家伙”,它由13个轮式圆盘底座、13个伸缩式隔离锥、1辆带刹车功能手推车和一根70米长的尼龙绳组成。原来,这是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丽水支队的创新项目——快速摆桩技术。

  民警现场进行了演示,只见他快速移动手推车,靠着尼龙绳的弹力将装有伸缩式隔离锥的圆盘底座推移到各自的位置,一段距离为70米的道路瞬间被隔离锥围拢,总耗时不到5秒钟。而采用传统的摆放橡皮隔离锥方法,至少需要约2分钟。这样一来,民警封道作业的强度明显下降,既保证了警务人员的安全,又至少可减少100辆车进入警戒区,大大降低次生事故发生的概率,让群众出行更安心。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