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在线首页 > 心动网事 > 最新要闻 正文

"酱人"亦"匠人" 非遗日之后更需虔敬之心

2016-06-12 09:30:33  来源:  作者: 钱江晚报记者 孙雯  编辑: 侯玮

  浙江在线6月1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孙雯)昨天,是第十一个“文化非遗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是今年“非遗日”的主题。

  说到“非遗”与“生活”,最近,发生在杭州的两次“遇见”不能不提。

  6月初,作家袁敏随浙江散文学会组织的采风团走访萧山新兴的文化景点,“遇见”140岁的徐同泰酱园。

  袁敏发在朋友圈里的文字说——假如没有这样一块徐同泰文保石碑,我根本不会想到这样一处破败的屋宇是创建于清光绪初年,有140年历史的传统老字号徐同泰醬园旧址。……这样货真价实的传统手工酱油,发展都遭遇瓶颈,场地逼仄,扩展无望,产量也不可能增加。赶紧在徐同泰百年老柜台买下两瓶酱油,想着回家雪藏,不能做菜,只是清口蘸着吃。

  而在5月末的最后几天,青藤茶馆的糕点师裘建英“遇见”80岁的日本和果子手艺人北川玉一先生。做了63年和果子的北川先生,用手艺震撼了这位杭州年轻人。

  无论是徐同泰背后的一群人,还是北川玉一率领的家族手艺人,他们操持的都是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着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正因日常,这两则有关非遗的事,在朋友圈里收获了满满的敬意。

  “酱人”亦是“匠人”,他们的捧出,呈现了非遗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样貌。

  徐同泰经百余年,看似波澜无惊,实则有几代人跟随时代行进而变化,秉承着自有的坚持,同时也有不得不面临的瓶颈与突围。

  北川玉一的和果子手艺则是进入了审美的领域,成为一个民族极具吸引力的审美标志,有了吃食之外更为深远的意义。

  因此,在“非遗日”的节点,我们邀请袁敏带读者去寻找在我们身边,却略显陌生的“徐同泰”;请青藤茶馆的美厨娘说一说一位日本和果子师傅与年轻人的互动。

  两种文化,两种面貌,在同样的坚持之中,有哪些不同的长短?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